盡管面對北方降溫南方雨的不利天氣條件,全國大部分高速公路依然再次上演停車散步、人滿為患的公路大戲。據有關部門統計,今年五一期間,北京地區收費公路交通量較去年增長6.2%,日均交通量可能達到205萬輛以上,多省高速公路日均交通量超100萬輛。與人們高漲的出游興致相對應的是,高速公路事故率也因人們的密集出行而小幅度攀升。針對這一社會現象,本報開展了專門針對車主的“高速公路駕駛習慣”調查。通過調查發現:近九成車主駕車遠行時每次都用或經常使用高速公路,超六成車主習慣使用GPS導航規劃路線,接打電話、跟車過近是高速公路高發危險駕駛行為并且18-30歲車主群體高速公路危險駕駛行為比例最高,八成車主開車走高速前會對車輛進行檢查和保養。 根據研究中心的調查顯示,當問及駕車遠行是否使用高速公路時,近九成車主表示每次都用或經常使用。調查同時顯示,超三成車主使用高速公路的頻率達一月1次,同時,分別有超兩成車主表示自己使用高速公路的頻率為一季度1次或一周1次。 超六成車主習慣使用GPS導航規劃路線 根據研究中心的調查顯示,開車走高速前,有超六成車主會選擇使用GPS導航規劃路線,排名二、三位的依次是行駛過程中看路標和網上搜索線路。只有2.24%的車主表示選擇查看紙質地圖。可見,隨著科技及網絡的高度發展,人們出行會越來越依靠電子設備,而拿起一張地圖就走的時代正在一去不復返。 接打電話、跟車過近是高速公路高發危險駕駛行為 從研究中心的調查數據來看,在高速公路常見危險駕駛行為中,駕駛過程中接打電話存在最為普遍,有超四成車主表示自己曾經有過行車時接打電話的經歷。其次,跟車過近占比超三成,駕駛過程中抽煙占比近三成,不打轉向燈并線、超速或低于最低限速行駛、有兒童乘車時不使用兒童安全座椅和緊急車道超車占比均兩成左右。 18-30歲車主群體高速公路危險駕駛行為比例最高 根據研究中心的調查反映,在高速公路行車過程中,相比其他年齡段的車主,18-30歲車主高速公路危險駕駛行為比例最高,駕駛過程中接打電話、跟車過近、駕駛過程中抽煙、不打轉向燈并線、超速或低于最低限速行駛等行為的比例均大幅高于其他年齡段。 八成車主開車走高速前會對車輛進行檢查和保養 根據研究中心的調查數據顯示,當問及開車走高速出遠門前是否對車輛進行檢查和保養時,近八成車主表示自己會對愛車進行專門的檢查與保養。駕車走高速出遠門前,輪胎檢查、各類機油液體的檢查以及各類濾芯的更換、制動系統的養護成為車主最常選擇的養護行為。 電話:400-815-4217 地址:煙臺市芝罘區機場路248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