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新能源客車備受關注的一年,城市交通擁堵、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霧霾天已是家常便飯,政府對新能源車輛的支持政策,以及市民對出行環境要求必然會增加新能源車輛的市場需求。
新能源客車主要包括混合動力客車和純電動客車,而LNG、CNG燃料客車只能作為清潔燃料客車而不屬于新能源客車。混合動力客車通過合理復合動力系統,靈活調控整車功率流向,使發動機保持在綜合性能最佳區域工作,節能減排效果十分明顯,對緩解排放壓力有一定作用。
混合動力客車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實現節能減排,而純電動客車則可實現零排放,隨著技術進步,必將會成為未來客車的發展趨勢。目前純電動客車主要包括鋰電池和超級電容客車,鋰電池由于充電時間長,壽命短,成本高在實現大范圍的推廣上有一定難度。而超級電容優異的性能或將成為未來城市客車的發展方向。
據悉,目前國內超級電容純電動客車技術最為成熟的當屬亞星客車,亞星客車已開發出多款超級電容純電動車輛,滿足多方面的市場需求。
亞星超級電容機場擺渡車
作為純電動客車的貯能裝置,超級電容器相比于蓄電池不但其成本低、壽命長、充放電性能好,且安全可靠。超級電容器的充放電過程屬物理變化而非化學變化,貯能物質性能穩定;為了適應海外某些極端市場,亞星超級電容箱都裝有加厚的鋼板防護箱并且充氮處理,即使遭遇猛烈碰撞、恐怖襲擊,能源系統也不會有任何問題。充電鎖止、開門鎖止、上坡輔助、自動駐坡等眾多先進技術確保車輛更安全。
超級電容車利用終點站駕駛員休息的時間,一次充電15分鐘左右,可行駛20公里,如路程較長,可在中途改造充電站臺,利用乘客上下客的時間快速充電。與普通鋰電池客車相比,大大縮短了充電時間(普通鋰電池客車一次充電時間在3小時以上),提高了車輛的利用率,更適用于公交營運。
亞星8米超級電容客車
亞星新能源客車開發部門負責人介紹,“亞星超級電容客車噪音小、起步平穩、乘坐舒適。因為采用電機直驅技術,避免了傳統車輛因發動機、變速器、排氣系統等產生的噪聲,并且保證起步平穩。”據悉亞星選用世界先進的電驅動總成技術,效率高,發熱量小,配備亞星專利ATS智能溫控系統,實現節能降噪;高等級車輛配備可變空氣懸架,高等級座椅等,讓乘坐體驗更舒適。
此外亞星新能源客車開發部門負責人給筆者算了一筆賬:亞星純電動城市客車每公里大約消耗一度電,以工業用電平均電價0.89元計算,每100公里折合89元。而同等規模的柴油車每100公里燃油費用為280-300元,兩相對比,純電動車每行駛100公里節省成本200元左右,單車每年可節約成本10萬元左右。而超級電容純電動車與鋰電池純電動車相比,充放電電流大、能量回收率高、在下坡及制動時進行能量回收時回收率相對高出50%左右,進一步提高了能量利用率;此外超級電容車充放電時間短,可利用車輛進站或候客的時間進行快速充電,因此超級電容單車裝車容量可降低到鋰電池車輛的1/10左右,這樣使得超級電容純電動車的單車成本與鋰電池車大致相當,而超級電容器可保用8年,與鋰電池不超過3年相比,運營成本大大降低。
亞星12米超級電容城市客車
目前由于超級電容車輛政府補貼力度相對較小,在推廣應用上存在阻力。但是超級電容優良的性能更加適合城市公交的運營,真正實現安全、節能、環保,相信未來超級電容客車將是新能源城市客車發展的主流方向。——商用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