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到訪! 專業商用車網絡媒體 為您服務
8月26日,城固縣一治超點大門,竟被超限車所屬公司車輛堵住,3名治超人員被打傷,一人傷勢較重。目前,南鄭警方已介入調查。貨車超載無疑是違法的,可是面對處罰,當事公司選擇的不是洗心革面,而是采用暴力的手法,圍堵治超點,毆打治超人員,為何他們有那么大的膽子,必須要查查后面有何靠山?
貨車超載是一個遺留已久的社會問題,不僅威脅著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也損害著國家的利益。雖然國家出臺了相關的治理處罰規定,各地方政府也搞過多次大規模的專項整治行動,但都收效甚微。
究其原因無外乎是三點,一是地方政府收取的過路、過橋費收費過高,導致貨車拉的貨物少就難以保證利潤。二是管理制度的缺失,造成交通部門“以罰代管”或是成為了一些貨車公司的“保護傘”,沒有形成有效的監督體系。而第三點則是基于第二點之上的,因為有了交通部門的“保護”和追逐利益最大化的扭曲心理,造成了貨車司機膽量越來越大,超載,闖關,打執法人員越來越普遍,可見今天超載的泛濫跟一些政府有分不開的關系的。
其實早在1994年,《國務院關于禁止在公路上亂設站卡亂罰款亂收費的通知》規定,只有公安部門可以在公路上設置檢查站,但現在除了交警以外,交通部門下屬的路政、運管、超限站紛紛戴上紅箍開始查車查超載,小吏收取些超載車司機的小錢,而交通部門的官員則是收取貨運公司的大賄賂,從而提供保護,久而久之造成了超載情況的普遍,因此有必要查一查堵治超點大門,打傷治超人員的涉事公司背后到底是哪位“交通大吏”給撐腰。
治理貨車超載是一項長期的任務,應該要做的首先是要完善管理制度,杜絕多個部門參與執法的混亂現狀,另外要加強監督機制,要切實的形成體制內和體制外的雙向監督合力,把這些“交通蛀蟲”一個一個挖出來。其次,要加強對汽車制造廠家核定噸位失實和車輛改裝現象的治理,從源頭上杜絕不規范車輛生產。只有做到這些治理貨車超載才不是一句空話。
版權聲明:此文源自其它媒體,如需轉載請尊重版權并保留出處。內容若存有質量疑問請立即與本網聯系,商用車之家將盡快處理并予以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