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到訪! 專業商用車網絡媒體 為您服務
“重災區”建治污幫扶機制
京津冀及周邊城市空氣重污染過程較為多發,是我國灰霾發生的“重災區”。由于三地毗鄰,任何一個區域的污染物都容易對其他區域造成污染,因此如何在大氣治理中進行區域協作,顯得尤為重要。
環保部發布的今年5月重點區域和74個城市空氣質量狀況顯示,京津冀區域13個城市空氣質量達標天數比例在30.0%~82.8%之間。5月空氣質量相對較差的10個城市依次是唐山、鄭州、濟南、邢臺、保定、徐州、武漢、衡水、太原和邯鄲,京津冀地區的城市占了5個。
京津冀三地中,河北省的污染治理任務最重。今年5月,河北省政府大幅度調高今年治霾目標,細顆粒物(PM2.5)濃度同比下降目標由4%以上提高到8%;并且提出確保一個設區市(廊坊市)、力爭兩個設區市退出全國74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排名后10位的目標。
6月16日,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到河北省保定市考察大氣、水污染治理時也表示:“河北要力爭用較小的代價解決發展與保護的矛盾,努力實現兩者的協調和共贏。”
本報記者注意到,與以往一味地要求河北壓產減排不同,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框架下,三地已經建立了“治污幫扶機制”。一方面,河北各地信息共享,區域間統一標準、統一監測、統一執法;另一方面,北京幫扶廊坊、保定,天津幫扶唐山、滄州,相關城市將協同采取車輛限號限行等措施。
河北省省長張慶偉在日前召開的京津冀生態環境協同發展高端會議上說,在全面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背景下,一年多來,京津冀三地按照中央部署要求,圍繞生態共建共享,簽署了一系列生態保護合作協議
環保部門監測顯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機動車保有量為6000萬輛左右,機動車排放污染物已成為區域大氣污染物中PM2.5的重要來源。其中,北京市機動車排放的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和氮氧化物分別占到這幾類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的86%、32%和56%;天津、石家莊PM2.5來源中,機動車也已分別占本地排放源的20%和15%。
6月初,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機動車排放控制工作協作小組辦公室揭牌成立,成員包括七個省區市。根據要求,協作小組將在全國率先實現跨區域機動車排放超標處罰、機動車排放監管數據共享、新車環保一致性區域聯合抽查等。
由于排放標準不統一、監管數據不共享、異地執法難等問題,目前對于外地車在京排放超標的違法行為,北京市相關部門只能采取勸返的手段,沒法處罰,所以很難對違法行為起到震懾作用。北京市環保局機動車排放管理處處長李昆生介紹,協作小組最終的目標是要建立區域統一的法規標準,實現區域內超標車異地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