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燒到100度,就是開水,晾涼了,也是涼開水,可以直接飲用;水溫燒不到100度,晾涼了,就是生水,無法直接飲用。
現在的混合動力公交車就像一鍋正在燒的水,就在快開的時候,國家突然停止了補貼,這樣釜底抽薪的做法,讓混合動力客車這鍋水可能面臨燒不開就涼下去的局面。
近日,混合動力客車是否還會受到補貼,成為眾多客車企業和公交公司高度關注的事情。自6月1日起,新購買的混合動力公交車將不再能夠享受國家財政補貼了,這一政策讓很多公交公司對于混合動力公交車的采購,嘎然而止。不少客車業內人士感慨:混合動力公交車剛剛打開的大好局面,也許將難以為繼。
管理學上有這樣一個“燒開水”理論:很多事情就像燒水,如果不燒到100度,哪怕就是90度,如果晾涼了,也仍然是生水,不能發揮其作用,前面的努力就前功盡棄。那么,假如混合動力客車補貼突然停止,會不會讓中國的混合動力客車成為一鍋沒有燒開的水呢?
筆者認為,這個風險是存在的。
如同一款車型,即使前期的研發工作都已經完成,但是試驗工作沒有完成,那么這車也是不能成為商品來批量生產和銷售的。只要掃尾工作沒有完成,這款車型就只能是企業規劃圖的一個產品,而決不能出現在商品手冊中。同樣,中國很多企業的新能源客車都已經相對成熟,并且在各地運行情況良好,如果能夠獲得更多的銷量和更多試點數據的話,那么這些車的成本就能夠進一步下降,性能就會更加完善,與柴油客車的價格會更加接近,但節油和排放水平卻遠遠好于普通柴油客車。這樣的混合動力車就真正具備了市場競爭力。業內一位新能源技術工程師告訴筆者:“從全國范圍來看,我國城市公交汽車的總量約50萬輛左右。以一輛12米長的柴油城市公交車百公里消耗40升燃油計算,采用混合動力技術后節油25%,每百公里節省10升,10萬公里就能累計節省1萬升,節省燃油費約8萬元;而1升柴油排放約2.68公斤二氧化碳,節省1萬升油就是減少2.68萬公斤碳排放,節能減排效果顯而易見”。
其實,中國有很多客車企業的混合動力產品,都已經表現出令人滿意的節油性能——很多混合動力公交車都可以達到30%的節油率,比如宇通在鄭州、天津、昆明、海口等地的混合動力公交車;另外,在不斷的持續改進中,故障率也越來越少,完全可以滿足日常運行需要。不過,由于運行的總量還不夠多,因此,價格也就無法降下來;再加上試點的城市和數量都不夠多,因此,是否能夠大批量生產和大范圍推廣,也需要時間檢驗。可以這么說,現在中國的混合動力公交車就像一鍋燒到了80度的水。
補貼突然停止,全國很多公交公司都立即停止了采購訂單。很多已經呈現出良好發展勢頭的混合動力客車生產企業,都面臨無單生產的窘境。很多更好的改進,都無法付諸于應用。
現在的混合動力公交車,雖然說日益成熟,但是,跟普通柴油車的成本收益相比,還是存在著一定劣勢。如果完全沒有國家補貼,那么混合動力公交車還無法跟傳統柴油車相抗衡。也就說,現在的混合動力車還不是一鍋開水,無法直接飲用。
請國家相關部委再加一把火吧,國家前期已經為混合動力公交車付出了巨額的財政補貼,各客車企業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開發,假如國家補貼不能趁熱打鐵的話,等混合動力這鍋水逐漸冷下去,那么將來要再度燒開,還會付出更大的成本和代價。